實驗室噴霧冷凍干燥機的工藝原理結合了噴霧干燥的快速分散優勢與冷凍干燥的低溫保護特性,通過三個階段實現物料的低溫高效干燥:
一、霧化分散
液態物料首先通過高壓噴嘴或離心裝置被霧化為10-200μm的微小液滴。這種瞬時分散極大增加了物料表面積,使其能夠快速與環境介質接觸,為后續凍結和干燥奠定基礎。
二、低溫冷凍固化
霧化后的液滴進入低溫環境(通常低于0℃),通過接觸制冷介質(如液氮或冷氣流)迅速凍結成固態微粒。部分設備采用35℃低溫噴霧直接固化,利用液體快速蒸發吸熱的原理實現相變,減少制冷能耗。凍結過程中形成的冰晶結構為后續升華構建了多孔通道。
三、真空升華干燥
微粒在真空條件下(壓力低于水的三相點)完成冰晶升華,固態水直接轉化為氣態逸出。整個過程通過精確控溫(≤40℃)避免熱敏成分變性,殘留固體形成疏松多孔的網絡結構,保留原始形態與活性。升華所需熱能由傳導或輻射供給,冷阱(-40℃至-80℃)捕獲逸出的水蒸氣以維持真空環境。
四、關鍵工藝優勢
1、低溫保護性
全程溫度控制在40℃以下,特別適用于蛋白質、酶制劑等熱敏性物質的活性保留。
2、高效率集成
霧化縮短液態處理時間,升華干燥僅需分鐘級操作,總耗時較傳統冷凍干燥減少。
3、結構可控性
通過調節霧化參數與冷凍速率,可定制產物的粒徑分布與孔隙率,獲得理想的溶解性與復水性能。
4、能耗優化
相較于傳統真空冷凍干燥,霧化分散縮減了物料凍結所需時間與能耗,綜合能耗降低。
